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
產品的「功能」與「模組」間的關係

這篇是接續上篇「正」、「反」、「合」的議題,故需先看上一篇。

「正」、「反」、「合」的觀念與理解,其實是我之前對TRIZ以及產品系統的瞭解所衍生出來的課題。

我們都知道TRIZ的核心理念是放在解決衝突與矛盾,也就是藉由「正」、「反」,而達到「合」的目的。

在剛接觸TRIZ的時候,我一直有個疑問,為什麼TRIZ的解決問題的重心都在「零件」上面,而不是「功能」上面。

後來,我才慢慢理解,「功能需求」本身不會產生負面的影響,而「功能」的具體實現(也就是「作為」)才會,例如以馬達設計而言,要讓馬達轉起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「由電轉磁」;其具體的方案(作為)是將電流流過導體,產生電磁效應,將電轉磁。「由電轉磁」的「功能」本身不會產生什麼問題或缺點,但具體的方案(作為)則會,例如電流流過導體之後,會產生「能量消耗」、「熱」、「震動」(相信我,會的)、「電磁波」、「噪音」...等等的負面問題。

也就是「功能」本身不會有問題,會產生問題的是具體的方案,而TRIZ就是解決不同模組(或元件)間的具體方案負面影響間的關係。例如,車輛引擎的功能是推動車子,但負面的影響是重量(當然還有熱、廢氣排放、...等等);引擎的功能本身不是問題,問題是引擎具體實現時所引發的負面效應。車輛要跑得快,車身最好輕一點,這是一個矛盾,TRIZ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。

回顧Altshuller 建構TRIZ理念的過程,也可以瞭解以上的觀點。Altshuller是在審查專利的過程中,發現專利其實是在解決矛盾(衝突)問題,而所使用的方法則一再重複出現,故創造了TRIZ的理念。

我們想想當時Altshuller看到的是什麼?Altshuller看到的是由元件所構成的一篇篇專利申請書;這些專利申請書討論的是目前的方案(由元件所組成的系統)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,而該篇專利又是如何解決的,解決的方案也是以元件組成系統的方式具體呈現,只是後者的方案比較好。

有了這個觀點之後,在解決系統問題的時候(不論是工程系統、制度系統或組織運作系統),應該是先將該系統的運作功能方塊圖建構起來,其次再將現在系統運作的方案整理出來(就工程系統而言,就是元件所組成的系統),最後才是檢討現有運作系統的問題,接著探討各種能達到相同功能的解決方案,哪種比較合適,可以置換現在的系統,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,當然TRIZ的工具可以發揮不錯的效果。

技術地圖的導入,一般而言,第一步驟是探討市場(顧客)對產品的需求分析,以及(或)產業(產品)趨勢分析。

在輔導企業進行技術地圖導入的過程中,我發現了一個問題,大家都將重點放在產品的「更快」、「更精確」、「更低成本」、「更高效率」、...等等上面,而不是新的功能需求上面。

這反應什麼現象?

其實是大家都掉入「更XX」的陷阱當中。也就是亨利.福特所說的:「假如我問顧客想要什麼,他們會告訴我:『一匹更快的馬!』」

就思維而言,其實大家都聚焦在元件或模組的「表現」上面,而不是背後的「功能」面。也就是大家看到不是顧客對產品的真正需求,而是系統(含元件、模組)的改善需求。

這樣的思維,只能創造出漸進式的產品而不是革命性的產品。且如TRIZ的理論而言,此時產品已走過「功能最大化」的階段,邁向「效率最大化」的階段了。

2013/2/28





正、反、合的「合」應該如何「合」?

天下文化最近大力促銷史蒂芬.柯維(Stephen R. Cover)的「第3選擇」,第3選擇簡單地說是綜合「您的想法」與「我的想法」,整合出一個我們都可以接受的「我們的想法」,也就是這本書所謂的第3選擇,史蒂芬.柯維認為這是解決人生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。

雖然我大概知道這本書的訴求,但我才看到第二章,但因為譯者使用「綜效」(synergy)一詞使我乍看之下,覺得怪怪的,「綜效」是企管長的翻譯名詞,用在這裡不太合適。我查了一下字典,synergy的翻譯是「協力」、「合作」,若翻譯成「融合」、「結合」則比較合適。
若此,則本書的重點其實是在討論解決矛盾的「正」(我的意見)、「反」(您的意見)、「合」(大家的意見)的觀點而已;如前所述,我只看到第二章一開始,故不知道本書後面還有什麼,但有些想法趕快寫下來,以免忘記了。

我們「刻意的作為(有時則稱為『行為』比較恰當)」背後都有一個理由,例如去看電影,背後的理由也許是想消遣一下、也許是去看明星、也許是想被嚇一下(看恐怖片)、也許是想泡妞、...;我所謂的「刻意作為」,係指您有意識地想做什麼事!但作為(行為)對自己或別人會產生一個影響,這個影響也許是正面的、但也許是負面的;例如,看電影的負面影響也許是:電影院的空氣太差,對身體不好、也許是:看電影太多,影響功課(像李安那樣)...;所以,「刻意的作為」背後有一個理由,而作為的結果,可能是滿足了您原先的理由,但也可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。

而,我們在看他人的作為(行為)時,往往是看到別人作為(行為)的後果,不管是好的或是壞的;我對您有負面看法時,則往往看到的是壞的影響結果;反之,我對您有好感時,我看到的往往則是好的影響結果。

當您的「想法」提出後,別人也同樣看到您想法的好與壞的影響。而不論您我所提出的想法,也往往是以「行為」的方式呈現。例如,學生蹺課嚴重,學校提出了「雲端點名系統」的想法,這個想法若成真,會成為一種作為。學生(還包括老師)看到的就是這項作為的壞的影響結果。

以雲端點名系統而言,當雙方(學校與學生)坐下來討論雲端點名系統的時候,往往將焦點放在這個系統的好的與壞的影響結果;而不是這個系統建立的背後原因。因此,正反意見就會南轅北轍,沒有一個整合的機會。

但,若大家將焦點放在「作為」背後的「理由(或原因)」,而不是您的作為對我有什麼影響,我的作為對您有什麼影響,共同想出一個能融合兩種需求(背後的理由)的作為,則可達到雙贏的效果,也就是「合」的目的。

例如,「學校宿舍的晚間12點門禁」的作為,或「晚間12點之後將網路的頻寬降低」的作為,都引起很大的討論,以及雙方(學校與學生)的衝突;然若在提出作為之前,先退一步相互將大家的需求「擺」出來,再討論綜合的方案,這樣也許可以達成較佳的方案,也就達成所謂的「合」的目的。

2013/2/28

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「您能給我什麼?」

顧問在輔導企業的時候,往往會遇到一些(可能還不少)很不情願被要求配合的同仁;他們往往懷疑您的方法,而採取比較不合適的態度。這也不能怪他們,我們聽過太多的企業員工說:「過去有太多的失敗例子,我們怎麼知道這不是另一件失敗的例子呢?」
我也被企業的同仁當面質疑過:「針對這件事(例如提供什麼樣功能的產品給顧客)你用什麼方法?」
我記得我問他:「您們目前用什麼方法?」
他說:「你不要管我用什麼方法?你只要告訴我你用什麼方法即可?」
我跟他說:「什麼方法都可以!」
當然最後不歡而散。
陪我去的其他顧問事後對我說:「面對企業的時候,您不可以回答:『都可以!』,臺灣的企業文化都是要明確的告訴員工他應該怎麼做,一步一步的說明。」
雖然陪我去的顧問告訴我很多次,但我總是改不過來,我總是說:都可以。
為什麼這樣呢?
我的觀點是:「用什麼方法不重要,重要的是用什麼方法達到您的目的,而這個方法是您心中認為放心(有信心)的方法。」
怎麼說呢?方法有百百種,有些方法很簡單,簡單地問顧客對這個產品要什麼功能即可(如果我們的目的是開發一個產品);也可以很複雜,需要經過觀察顧客的使用背景、文化、目的、...,經過腦力激盪以獲得深入的洞見,再設計出顧客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,也就是現在流行的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;至於使用哪種方法,其先決條件是您心裡覺得哪個方法您覺得放心、是OK的,就可以了。
企業活動與工程不同,沒有一套最好的方法,只有在資源限制下(包括時間、人力、經費、甚至您的精力)用一個您覺得最佳的方法即可。也許這個方法您也不滿意,但在這些資源的限制下,已盡力了。
也許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,我的回答可以改一下:


問:「針對這件事(例如提供什麼樣功能的產品給顧客)你用什麼方法?」
答:「您們目前用什麼方法?您對您現在的方法有什麼不放心的嗎?您的目的是什麼?」
他說:「你不要管我用什麼方法?你只要告訴我你用什麼方法即可?」
我跟他說:「使用什麼方法,要看您的時間、人力、經費、精力、...而定;如果資源不允許,您就用A方法;如果資源夠您就用B方法?請問您目前用什麼方法呢?您覺得OK嗎?」
但,以過去的經驗;我往往被要求提出最邏輯也是最複雜的方法,最後企業又覺得太複雜而不用,白費力氣。
為什麼會這樣,因為您與他不是一個團隊,您與他不是一起開發解決某一個問題的方法;他是希望您是顧問,告訴他要如何解決是您的責任。

當然力氣也不是完全白費,讓我的能力在企業的「無理」的要求下變得更好,只是沒機會用上而已。




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

為什麼我不贊成太短的「嘗鮮」?

當我在面對企業的人員(大部分是人力資源或研發人員)在討論技術地圖或設計思考導入時間的時候,往往遇到一個難題;企業人不能確定您的課對他們是否有效?您上課的表現(performance)是否符合他們的標準?學員是否滿意您教的課程?...;
因為有這麼多的不確定性,因此企業往往提出將「技術地圖」(或設計思考)的課濃縮,在一天之內能包括講授與演練。
這往往造成我的困擾;我總認為太短的時間對該領域的瞭解是片面的、模糊的、...;但我也瞭解企業人的憂慮,他們花了那麼多人力與物力來聽您的演講與演練,萬一沒效則不是虧大了;且主辦單位很可能會受到責難。
以過去的經驗,濃縮的效果不好,甚至反效果。
我一直不太清楚,效果不大就算了,為什麼會有「反效果」呢?

現在想想有它的道理。
臺灣的企業人(當然包括其他的專業人員)往往有一個心態:「當接觸一項新的東西的時候,往往先想這個東西是如何不適用於我(我們的公司),而不是想這個東西如何調整後,可以適用於我(我們的公司)」。這種心態在企業人察覺公司可能會要求我們導入時,更為明顯。
一個濃縮的課程,往往經過刪減,在有限的時間內,實在難以獲得好的成果;其結果一定是「落東落西」、導入的步驟間連結不順暢、理論講不清楚、...,最後的結果是這個東西不好,對本公司沒有助益、...等等的「反效果」。

過去我在面對企業人提出濃縮課程時,往往持不贊成的態度,但又說不出道理來;現在有豁然開朗的感覺。

2013/2/3

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

三天的「設計思考」工作坊,有什麼用?

一直被問到三天的「設計思考」工作坊,有什麼用?
我想問這個問題的企業有一個目的與一個期望;目的是瞭解三天下來的工作坊對學員有什麼效益;期望是三天之後,企業可以與蘋果一樣企業因此有了創新能力,若沒有蘋果那麼優秀,那麼八成也可以接受。

之前,我已說三天的設計思考只能達到「嘗鮮」的目的,讓學員知道什麼是設計思考,除了瞭解設計思考是什麼外,並能親手「玩」一次,對設計思考的方法能產生信服感、效益感。如果企業要推設計思考的話,他們會認為這個東西有效,並願意配合。

但,我想大部分的企業學員回到原有的企業環境之後,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,依然以原來的工作方法工作;當然也不會如蘋果般的脫胎換骨了。

最近看了兩本書:一本是「引爆需求」(史萊渥斯基、卡爾.韋伯著,天下文化,2012/12)、一本是「創新的本質」(野中郁次郎、勝見明,高寶書版,2006/6)。
前者整理了很多家將產品引爆需求的過程詳細的說明,讓我們有很大的衝擊與深刻的瞭解,產品要引爆需求,需不斷地探究顧客的需要,不斷地改進,最後才能設計出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,引爆產品的銷售;之後,企業還是要不斷地探究顧客的需求,並不斷地改進;書中的每一個案例都長達5~10年(甚至更長);這書提供了很明確的線索,三天的設計思考課程不會對企業的運作有什麼實質的改善,而僅是起點;另一個重要的線索是,企業的氣要夠長;另一個重要的提示是什麼產品或企業都有可能引爆需求,要看我們如何探究顧客的需求。

後者(創新的本質)則也以許多日本企業開發出成功產品的過程,其強調的是企業內部的運作是如何協助創新的。因此,除非企業內部建構扶植創新的企業運作模式,否則什麼事都不會發生。

這兩本書都值得參考。

前者(引爆需求)的案例中,以力波卡汽車(P27)、彭博資訊(P58)、多護醫療(P64)、利樂包(P105)、耐飛利(P129)、雀巢耐斯派索膠囊(P151)、為美國而教(P181)、百特文治(P197)、交響樂團(P215)、西雅圖歌劇團(P225)、歐洲之星(P239)等案例最值得係讀。(這些案例可以設計成學生的Homework,讓學生整理出來,包括設計思考或創新經營模式)。

那三天的課有什麼用呢?

我想企業要轉型,不是三天的課所能達到的,只能是一個起點。
企業要導入設計思考的工具,也許要建構企業內部與外部的創新系統,也許可以用「經營模式創新」的架構來規劃;當然這個規劃是動態的;一有新的想法,又需要回頭來檢視整個創新系統架構,調整或新增運作的項目。

看來,又是大的事情了!

2013/2/2

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

POV(point of view)怎麼來?

2013設計思考種子師資工作坊之後,胡老師跟我筆戰很久有關POV怎麼呈現的問題。

昨天我將IDEO 的HCD tool kit相關的段落仔細看了一遍,並模擬了一次。
IDEO HCD 的方法是:

1. 故事分享:
(1)將大家聚集起來,每人發馬克筆與便利貼;每個人輪流分享故事,其他人將感想寫在便利貼上;(注意:之前這個人已將他所觀察的照片貼在大白報紙上、並將他的觀察看法寫在便利貼上,並貼在同一張的大白報紙上)這個人講完故事之後,其他人將他所寫的便利貼貼在白報紙上;每個人的故事一張大白報紙;因此,應該有很多張大的白報紙;(註:我們再將之整理成四感、六感或八感地圖,以下稱感官地圖)

2. 定義型態(辨識型態)(identify patterns)
辨識型態的主要目的是由故事分享,發掘故事被後的脈絡;型態包括三種:(1)洞見(insights);(2)主題(themes);(3)架構(framework)
(1)洞見:由故事所整理出來的觀察結果與想法(註:我們用感官地圖來呈現),深入探討其原因,發掘有意義的想法(洞見)(我們稱之為啟發;這個洞見可以是感官地圖幾個元素的組合所啟發的);
(2)主題:將洞見與感官地圖的元素以KJ法分類;將分在一起的相關聯之洞見與感官地圖元素給一個主題名稱,稱之為主題;
(3)架構:如果這些主題間有因果關係或從屬關係,可建立關係運作的架構;(本架構可以有,也可以沒有,看設計思考主題的特性而定;例如我們發想本校的產學合作,則應該會有運作架構)
以上三種都稱為型態,也就是找出故事後面的脈絡。

3. 產生機會點(create opportunity areas)
請團隊以HMW(How may we)的方式寫出機會點;每個HMW停留至少15分鐘,修辭HMW的句子,以使HMW能「精確」呈現其所蘊含的意義;並將相關的便利貼(洞見、感官地圖元素)貼在旁邊。

之後,則進行腦力激盪。

在我們的方法則是將「洞見」納入在感官地圖中;將用KJ法將感官地圖中的元素分類分群,每一群給予一個名稱(相當於IDEO HCD的主題);將之整理成POV;再由POV整理成HMW的句子。

當時有爭議的是POV三段式的呈現方式,第一段是「典型的人物」、第二段是「需求(以動詞呈現」、第三段是「需求的原因」。現在回想起來,應該是先有第三段(需求的原因,因為KJ法的分類分群已整理好了),再來是第二段(需求),而第二段應該就是上面的「主題」;再來是將第一段填入,也就是填入到底誰有這個需求。

這樣POV的呈現方式,可以說是將IDEO HCD的方法做個總整理;是否要以「動詞」呈現,感覺不出來其必要性。

就呈現的態樣而言(以景觀餐廳為例):
1. 首先是大家感受到:環境髒亂、餐點不夠吸引人、過馬路很危險還是不要去了、...;(這應該是感官地圖上呈現的東西)
2. 產生一些看法,例如:因為環境髒亂,所以沒人要去這個地方用餐;因為餐點不夠吸引人,所以沒人要去這個地方用餐;因為要過危險的馬路,所以不想去走過去到地方用餐;以上應該是洞見(或啟發);
3. 將以上的洞見整理成主題,就變成「用餐環境乾淨」、「餐點吸引人」、「 安全抵達餐廳門口」的主題;如果將之轉換為POV的三段式;
(1)環境髒亂,所以沒人要去這個地方用餐(第三段)-->人們需要一個乾淨的用餐環境(第二段)-->經常外食的人(第一段)
4. 將主題轉換為HMW。

以上雖然大致將種子師資研習營的問題做了「梳理」,但還有兩個問題:
1. IDEO HCD說HMW的每個主題要花15分鐘檢視,而我們在轉換的時候,每個只花了1分鐘;感覺不出來,需要花這麼多時間的原因;
2. 如之前我說的,景觀餐廳的景色不錯,可以將之塑造成學生「慶祝」的地方;但這樣的「主題」如何出現?

顯然我們的方法還有改善的空間。

2013/1/29

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

路標與以人為本

我們往往有一個經驗,開車往山上的風景區前進的時候,開到一半就沒有信心了,不知道所開的路是否正確,如果趕時間心中不免有些焦慮。
我們常說,臺灣的路標是標給知道路的人,如果您不知道路,要依照路標來開車的話準迷路。我想臺灣的路標有幾個問題:
1. 給視力好的人看的;雖然我們考駕照時有測過視力,視力好(至少是矯正過後的視力)的才能獲得駕照;但如果將目前正在開車的人攔下來,測測視力,您會發現可能視力遠遠不足;也許公路總局的人(設計路標的人)視力特別好,或路標字體的大小是依照好視力來設計的;但實際上用路人的需求並不是如此;
2. 路口的指示標示不足:這是普遍的現象,這點不需要特別解釋;
3. 路標的標示頻率不是依照「駕駛心理學」而設計的(我以前也不知道有所謂的「駕駛心理學」,是之前看一本書,有提到「駕駛心理學」才知道有這個東西):也許大家都有一個經驗,明明是一條路,一路上也沒什麼岔路,但開個五分鐘、十分鐘之後,我們心理就發毛,這條路到底對不對,我有沒有錯過什麼岔路(雖然路上沒什麼岔路)?心理開始焦慮;若這時有個標示,則會讓我們放心不少,但往往都沒有;
4. 「連續」標示:在高速公路上有個很有意思的標示,是限速提高或降低時的標示;大家都知道在高速公路開車,大型車限速往往低於小型車10公里;因此在高速公路限速變化時,會先有個標示,大型車限速XX公里;之後一百公尺(也許吧,沒量過)有個標示「其他車輛限速YY公里」;除非您的腦袋夠好,知道後面的標示是需要與前面的標示連在一起看的話,您可能不知道「其他車輛」代表什麼意思。

 因此,我想政府在標示路標的時候也需要「以人為本」;不然政府正在推「自由行」,外來的旅客真的達到「自由隨便行」的境界。